当地时间6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和拉斯卡瑞德斯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和中希关系高端论坛”在后者位于比雷埃夫斯市的总部举行,来自中国和希腊的政治家、智库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与会,共话“一带一路”建设十年来中希各领域取得的成就,并围绕未来中希共建“一带一路”、经贸往来、人文交流前景等议题开展研讨。
【资料图】
论坛举办地是拉斯卡瑞德斯基金会的历史图书馆,面对着蔚蓝的地中海。各位出席嘉宾在此探讨中希合作前景,思路开放进取,特别是对当今世界形势下如何完善全球化,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思路。
在主题为“‘一带一路’倡议10年:教育、文化和文明领域的评估和未来”的论坛环节中,观察者网创始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咨询委员会主任李世默回顾了全球化在过去30年间的效果,剖析其当前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并解释为什么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代表一种更好、更包容、更普惠的全球化,展望这一“新全球化”的必要性以及光明前景。
李世默致辞
以下为致辞全文:
我是一个商人;我将尝试用一个商人的视角,在我们所处的全球大背景下,谈谈我对 “一带一路”的一些观察。
显然,当下世界前程艰难。在过去30年这一短暂的时间段,世界似乎越来越联通。贸易等各式各样的互联互通在增大,带来了巨大的好处,特别是对美国和整个西方,以及中国。
但这30年期间造成了两个问题,都在这一时代结束时浮现了出来。一个问题是,在美国和整个西方世界中,社会不平等现象大幅增加,撕裂了社会。全球化所有的益处,特别是在美国,都流向了最富有的人。
数据显示:自中国在2000年左右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的GDP增加了10倍多。同时,美国的GDP从更高的基数上增加了一倍多,双方GDP绝对增幅是相当的。直截了当地说,中国和美国从全球化进程中赚取了同样数额的收益。
美国(蓝)与中国(红)近年GDP增长走势(图源:IMF)
但是,中国的中位数收入在此期间增加了9倍,而美国的中位数收入却停滞不前,甚至下降了。这些钱都去哪了?收益不均匀在美国造成了巨大的不平等现象。
第二个问题是,全球南方的大部分地区落后了,没有太多获得全球化的利益,中国是一个例外。总的来看,全球南方的非洲、拉丁美洲、甚至东南亚都相对落后了,没有从全球化中明显受益。
因此,当下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是去全球化,这是事实。而战争是去全球化最极端的后果。
去全球化有很多花哨的名字:脱钩、去风险,但本质上是类似的。去全球化就是要减少各国之间的联系。一位美国高级官员曾说,美国想建立“小院高墙”。他说的“小院”,是指技术等东西。但自此,这个“小院”已经扩大了。
而“高墙”的竖立也正在发生。我们此前谈到了欧盟关于外国投资的要求。
在教育方面,希腊有很大的机遇:中国学生每年在美国大学花费150亿美元,在英国花费25亿英镑。如果我们加上澳大利亚和一些其他国家,这是一个总值200亿美元的产业。中国的年轻人对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心,想要去国外学习。但据传言,他们在美国不再那么受欢迎了,在英国似乎也是如此,面临一些困难。在过去的几年里,留学人数已经呈现下降趋势了。因此,希腊哪怕只分到这个大蛋糕的一小部分,这也是个相当大的机遇。但即使在教育领域,也有“高墙”的出现。
中国学生期望的留学目的地,美国占比显著下降(图源:WSJ)
去全球化进程充满风险。一个风险是减少发展机会,这将带来经济和社会后果,尤其是对全球南方来说,他们此前就没有经历显著的发展,未来仍需更多发展。对希腊来说也是如此,希腊需要更多的发展,因为希腊有很多经济问题,它处于西方核心地区的外围。
第二个风险是,许多全球问题现在被忽略了。气候变化、核扩散等问题都需要世界共同合作解决,去全球化对此不利。
第三个风险是安全问题。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将导致安全形势恶化,可能导致威胁乃至军事冲突。
在此(去全球化)背景下,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很重要。“一带一路”始于10年前的一个宏大设想,但背后的逻辑相当简单,那就是全球南方需要投资,而中国有钱,也希望扩张贸易并增加互联互通,因此中国要用资金去帮助全球南方建设增加贸易、增加经济互联互通所需要的基础设施。
此前有位学者用地缘政治的术语,称“一带一路”是一个“大战略”。这其中或许确有此意,鼓励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来增补海洋上的互联互通。无论它是“大战略”还是“小战略”,它仍是旨在增进互联互通的。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资料图)
“一带一路”已迎来第十周年了,已经在很多方面变得必不可少了。它是去全球化世界中的一股全球化力量,或许是唯一留存世间推动着全球持续互联互通的“重量级”势力,其他势力都在试图将世界分裂成不同的板块。如果我们想要成就一个更好的世界,我们就必须维护和扩大互联互通。
在去全球化过程中,我认为“一带一路”也变得愈发珍贵。我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项目。在过去的10年里,1万亿美元已被投资于数千、数万个项目。这其中必然会出现问题。我们不能奢望一个如此巨大的项目彻底完美,如果因个别问题就否定整个项目,我认为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不能“因噎废食”。
世界上许多推动去全球化的人和势力都把“一带一路”称为地缘政治威胁,但我反而会告诉他们,去全球化也许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地缘政治威胁,而不是“一带一路”。
我在中国的互联网上也听到一些反对的舆论声音,说“我们为什么要花1万亿美元?国内需要这些钱”。有趣的是,西方媒体炒作中国提供“不良贷款”,一些国内网友则说,“不良贷款?这应该是我们抱怨的情况吧,而不是你们!”我们借出了钱,没能要回来,抱怨的却是他们(西方媒体)。我在自己的媒体公司观察者网上也听到这样的声音。
作为全球化遗存的“主力”,“一带一路”未来也具有重大意义,可能预示着一种新的全球化。旧版全球化确实在消退,我们正处于一个去全球化的世界。而“一带一路”,除了维持全球化,或许还能作为催化剂,基于新的哲学、原则与想法的基础上培育出一种新的全球化。
这种新的全球化必须更多容纳被遗弃的全球南方。全球南方是一个高度多样化、多元化的世界。它很大:在地图上,除了美国、西欧、澳大利亚,也许包括日本,世界其他地方都是全球南方。我之前在阿联酋的迪拜,每一面墙都是用黄金打造的,他们非常富有,但这就是全球南方, 我还到了沙特阿拉伯。我也去过非洲最贫穷的国家,它们也是全球南方。全球南方是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有不同的宗教、文化和经济国情。
沙特阿拉伯(上)与非洲最穷的国家布隆迪(下)
上一次全球化基于单一的标准,即华盛顿共识,将其强加于全世界。这可能是它没能成功的原因之一。“一带一路”所凸显的是,中国的方式有些不一样,不向伙伴国家强加自己的观点,让参与的人民和国家寻找自己的道路。很多美国人反对这一点,但这就是“一带一路”的主要宗旨之一。
希腊哲学被称为西方哲学之母,它的特点是公理主义,即首先提出了原则,然后强行让现实符合大脑想象出的抽象原则。中国的文化则更为演绎主义。我们没有公理,我们接受世界现有面貌,以此为基础采取务实的努力。这也是孔子所提倡的理念。“一带一路”背后就是这样的哲学基础。我们希望希腊这样有深厚的文明根源、在文化上和宗教上不处于西方核心地区的国家,可以成为尝试(新的全球化)的沃土。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培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