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习习,阳光正好,携亲朋好友,一同泛舟亮马河。从东三环友谊桥乘船出发,经蓝梦桥、水碓桥……再到织锦桥结束游程,24座桥如同亮马河6公里游船航线上的颗颗明珠,展现着自己特有的神韵和风采。
(资料图)
24桥只是亮马河建设的一个缩影。亮马河以河道复兴引领城市更新,在生态治水过程中融入水文化研究,已从单一的水利工程成功转型为一个集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景观、水经济于一体的国际风情水岸。
一桥一名一景一故事
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亮马河24桥修葺一新
亮马河的24桥与整体景观设计主题呼应形成“国际风情,园林风彩,古都风貌,自然风光”四大主题段。
在桥梁的命名上朝阳区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引经据典,譬如“问渠桥”摘自朱熹《观书有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仅如此,桥名还结合了地脉传承,融入了乡情乡愁。“织锦桥”所在八里庄街道,历史上八里庄的纺织是支柱产业,同时,织锦在民间有吉祥寓意,传达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桥名还进一步彰显了朝阳区“国际化”的魅力。友谊桥是亮马河通航的第一座桥,也是为整体航线定下基调的一座中国文化与国际文化综合的焦点之桥。它临近燕莎友谊商城与命运共同体广场呼应,寓意北京与世界相连友谊长存。
友谊桥至铂宫闸室沿线宜人风光
一桥一名,一景一故事。24座桥梁的设计也是各有特色。
“观澜桥”是“24桥18景”游赏序列中的第7座桥梁,也是连接航线东西向与南北向的重要节点。其凭借同弧不同心的环状造型、与环境融合的轻盈姿态以及精致细部设计,成为亮马河通航航线上桥梁序列中最独特的存在。
打造“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于一体的国际风情水岸
水文化赋予亮马河“亲水魅力”
亮马河的“美”不仅仅是24座桥简单的点与线的连接,而是不同层次美的叠加。
亮马河沿线两岸的贝果店、咖啡厅、小酒馆人流如织,两岸人们跑步、钓鱼、促膝长谈,湖中游鱼、岸边野鸭历历可见,人在桥上凭栏而望,观光船在水中穿行……亮马河以河道复兴引领城市更新,从单一的水利工程成功转型为一个集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景观、水经济于一体的国际风情水岸。
在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建设过程中,朝阳区创新以“政企共建”为核心的“共商、共治、共建、共管、共享、共赢”六共新模式,围绕河道治理,改建驳岸、绿化美化、照明亮化、桥梁抬高、运营航线等方面进行全面景观环境提升。
在滨水治理方面,朝阳区从“工程治水”向“生态治水”转变,除打造亲水水岸外,还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一努力首先体现在河岸的设计上。亮马河河岸采取宜弯则弯、宽窄结合的设计,这样能提高河水含氧量,增加曝气量,有利于改善生物的生存环境。弯曲的河岸形成的河湾、凹岸处还可以为水里的生物提供繁殖场所。
为让水中的动物安家,朝阳区在治理中花了不少心思。根据河道特点,科学配置,混合种植了诸如矮生苦草、狐尾藻等沉水植物和菖蒲、芦苇等挺水植物,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还为水生动物提供了多样化的栖息场所。
同时,在亮马河日常的维护管理上,除建立河湖长制,河道管理单位每日专人巡查,率先引入物业专业管理外,加强社会动员,发动沿河企业、辖区居民,共同参与到河道环境、岸线秩序、文明游河、文明亲水等河湖管理中来,加强水环境保护。
“亮马河的治理不仅仅是水的治理,水环境的保护,更是让人们能享受水,亲近水。”朝阳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亮马河的治理过程中融入水文化研究,以河道复兴引领城市更新 ,推动河岸沿线文化商业带建设,把最好的空间提供给市民、游客。
亮马河蜿蜒的河岸曲线,串联起了“1河2湖24桥18景”,6公里的游船航线中,一期航线的科技时尚感和二期航线的自然静谧感相互碰撞。今年5月,亮马河将实现18公里滨水绿道贯通;除了乘船游览,朝阳区还创新探索以亮马河为试点的水上活动,在具备条件的河道开展垂钓、皮划艇、赛艇、浆板等体育运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成为一道时尚靓丽的风景。
亮马河约80万平方米的风情水岸联通直达23个居民小区,居民“推窗见绿、推门见景、沿河有荫”;75%的公共空间可为百姓提供休闲娱乐,沿河两岸,黑珍珠餐厅、网红咖啡馆、会客厅、百姓秀场、市民乐场、沉浸式影厅,因地制宜打造了符合不同人群需求的公共开放空间。
在打造优美安全的“亲水、近水、乐水”开放水岸的同时,还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维共赢,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区域经济活力,形成“三里屯商圈”、“燕莎商圈”、“蓝港商圈”串联发展。“首店、首牌、首秀、首发”经济促使沿河商圈结构和品牌类型不断调整升级,形成了京城东北部地区的一条重要滨水商业带。
目前,朝阳区正在筹建首届“亮马河畔国际茶香文化节”,每年春、秋两季各举办一次,将于5月,10月亮相。届时,将邀请驻华使领馆、专业协会、知名茶企、非遗传人和广大市民群众共同参与。此外,未来,朝阳区将进一步策划开展高水平、国际化、多样化的活动,搭建亮马河沿岸演艺展示平台,提升亮马河及沿线文化属性和空间品质。
(图片由朝阳区委宣传部提供)
来源:中国日报网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培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