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肖像(铜版画) 19世纪,铜雕版制作者:阿梅德·费利克斯·巴塞雷米·盖尔
【资料图】
作为艺术领域非常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铜版画存在已久,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铜版画起源于欧洲,艺术风格庄重、典雅,在国际上一直被认为是名贵的画种,受到拍卖行和收藏者的青睐和追捧。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铜版雕刻收藏馆享有“古铜版博物馆”之称,现藏有1.35万余件欧洲名家版画精品。铜版画曾是法国社会重要的大众文化传播手段,由于铜版画的易传播性和艺术性,在摄影制版术诞生之前,铜版画一直担负着向大众传播重大公共事件现场和宣扬国王、国家艺术收藏之恢弘两个功能。在当代,铜版画依然承担着促进文化交流的重任。为迎接中法建交60周年,近日,108幅铜版画作品亮相北京798艺术区的遇见博物馆,这批出自卢浮宫博物馆17世纪到20世纪的珍藏铜雕版,再现了卢浮宫博物馆艺术珍宝的辉煌。
铜版画属于版画中的凹版,是在金属版上用腐蚀液腐蚀或直接用针或刀刻制而成的一种工艺,因较常用的金属版是铜版,故称铜版画,它通常可以分为雕刻与蚀刻两大类。精致细腻的线条、凸出的立体感、变化丰富的颜色、一丝不苟的工艺使铜版画画面具有极强的层次感和精确的表现力,既可制作得精美绝伦、细致小巧,又能制作得粗犷豪放、恢弘大气,这也是铜版画至今艺术魅力不减的重要原因。无论是记录皇家重要历史时刻的精美画作,如《拿破仑加冕礼》《夏尔十世加冕礼》等,还是展现不同时代艺术家情感表达的新画作,如雅克·卡罗雕刻的《拉罗围城战》和《雪岛》以及安东·凡·戴克的《肖像集》等,观者都能从中感受到铜版画带来的艺术震撼力。
文艺复兴时期是铜版画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铜版画从纯粹的模仿、再现画稿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逐渐摆脱了初期的复制功效并演变到创作工艺上来,版画家也由刻印匠人变为艺术创作者,集画者、刻者、印者身份于一身,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力,这与早期刻者只照画稿刻画的创作模式可谓有了本质的区别。当时的理论家瓦萨里曾这样评价版画艺术:“版画既是一种珍宝,又是非常现代的艺术。”
从15世纪发明雕版以来,铜版画在欧洲各国形成了一个非常繁荣的复制版画市场。法国是当时欧洲复制版画的中心,著名的雕版师都云集巴黎。19世纪,与其他绘画一样,版画也处在不断变革的艺术进程中。以巴比松为中心的现实主义画家大多有蚀刻铜版画作品问世,而以色彩著称的印象派画家也热衷于铜版画的创作,使铜版画的蚀刻技法更加成熟,被美术史学家认为是蚀刻版画的黄金时期,铜版画也彻底地摆脱了复制的功能,成为画家抒发情感的一种艺术手段。同时,这一时期还开展了复兴铜版画运动,这是一场旨在使观众从本质上了解版画原作与复制印刷的差异,从而提高版画艺术地位的运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铜版画的技法日趋成熟,表现领域不断扩展,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
如今,卢浮宫博物馆对于铜版画的收藏规模已经蔚为大观,其收藏体系的建立起源于法国路易十四王朝所建立的艺术品收藏传统,其收藏史可谓是法国铜版画发展的简史。法国大革命时期,卢浮宫被正式命名为“中央艺术博物馆”向公众开放,铜版雕刻收藏馆于1797年5月成立,它接收了旧王朝的整批铜版雕刻,包括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所订购的铜版画,构成了《皇家雕版收藏集成》系列精品。拿破仑一世上台后,法国国家图书馆将收藏的2500余件铜版雕刻交给卢浮宫铜版雕刻收藏馆。除了收购和收集公共和私人的古铜版画收藏,卢浮宫同时还向当代的雕刻家订购新铜版画作品,这就丰富了卢浮宫的收藏来源,也反映了在铜版馆初建时就已经和它的收藏紧密结合起来。
1687年,典雅庄重的铜版画经由法国传教士传到中国,路易十四国王向康熙皇帝献上《国王御藏》铜版画,《国王御藏》在皇家收藏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国王用来赠予各国君主和使节的珍贵礼品。在此之前,中国的木版雕刻技法已经出类拔萃,康熙皇帝被铜版雕刻法所表现出的细腻线条和精巧细节所打动,自此,以铜版画为艺术纽带,中法两国开启了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乾隆年间,为了征服准噶尔汗国,平定回部,乾隆皇帝命郎世宁与宫廷画家合作,绘制了一系列记录战役重要事件的巨大绢画装饰宫廷,又命郎世宁等人将绢画改制为版画样稿,送到法国巴黎制成铜版画200套,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中西合璧”的战争题材铜版画——《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这套“战图”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18世纪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见证。由于其易保存的特点,乾隆四十年(1775年)至嘉庆年间,在传教士的指导下,中国人成功制作了自己的铜版画。至此,中国的铜版画也进入大众传播领域,成为凸版印制的中国传统木版雕刻刊印之外的一种补充手段。
现当代,在助力中法人文领域交流、促进中外文明互鉴方面,铜版画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遇见博物馆举办的“雕撰的辉煌——法国卢浮宫版画工坊收藏展”不仅让观众可以在展览中欣赏极具“巴洛克”风格的铜版画,还可现场聆听中国交响乐团演奏的《焕彩巴洛克》音乐表演,可谓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新方式,也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一次积极探索。
作者:秋兮
责编:陈道霞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培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