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业内消息显示,预定利率为%的保险产品(下称“%类产品”)将在7月底“下架”。不少险企接到了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要求在7月31日24时前停售定价利率大于3%的保险产品,如普通型终身寿险、重疾险等产品,以及预定利率超过%的分红险,和最低保证利率超过2%的万能险等。
(资料图片)
这意味着,%类产品终于迎来了“换挡”的历史节点。
“换挡期”也让还在架上的保险产品迎来了一波销售热潮。最近“签单签到手软”的保险经纪人王媛(化名)向记者展示了手机收到的满屏“停售通知”,并直言“最近全天都是这个节奏”。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换挡”会带来哪些影响?要不要抓紧赶上“末班车”?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看来,消费者应当根据自身需求合理配置、理性购买,切勿盲目跟风购买不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下调已成定局
最近,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保险代理人的销售文案刷屏,“所有%预定利率寿险产品即将下架,下月全线涨价,抓紧最后投保机会!”“一个时代的结束”“锁定利率、锁定财富”。
“确实%定价的产品都陆续停售了,以后都是%定价的。最近我们就一直在备战新产品。”一位险企精算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正在考虑给自己配置一款年金险的张女士陷入了纠结。目前她已经为家里人配置了重疾险、医疗险、储蓄险等共5份保险,但是要不要“赶末班车再买上一份”让她陷入了犹豫。
“我的原则是,配置保险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不超过20%。目前算上固定的保险支出,每年还有3万的余钱可以买年金险,但这点钱赶末班车其实意义不大,还会把资金锁死。”张女士向记者分析称,如果买票面利率为%的大额存单,收益差距不大,流动性还不受影响。
“但是保险的价值也是在于长期稳定、提前锁定收益,这样还能督促我存点钱。”张女士坦言,2017年,自己赶着热潮去香港买了一份预定利率超过6%储蓄险,每年的“刚性”支出也迫使一贯“大手大脚”的她存下了25万元。不过,要想拿回全部的本金需要10年。
“当时P2P还热,大家都还看不上这6%的收益,但现在一看是不是很香!”张女士说,“所以我担心现在看不上这点%的收益,回头又会后悔。”
今年35岁的周先生则表示:“自己和孩子的重疾险一直拖着没买,这马上要涨价,只能赶紧的了。”
事实上,从今年年初以来,%类产品即将停售的消息就在市场上蔓延。“下架预期”使得高预定利率老产品迎来了一波销售盛宴。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1—5月,人身险原保费收入万亿元,同比增长%,其中5月单月的保费收入更是同比增长%,增速创近两年新高。
各大险企也赚了个“盆满钵满”。五大上市险企公告显示,6月份人身险板块同比增长均超两位数,中国人寿单月实现保费收入716亿元,同比增长%;平安人寿实现保费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太保寿险实现保费收入亿元,同比增长%;新华人寿实现保费收入亿元,同比增长%;人保寿险实现保费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防范利差损风险
为啥要下调预定利率?直接的原因是监管要求。
公开消息显示,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已多次召集保险机构座谈,提出降低负债成本、主动调整新开发产品利率定价的要求,并明确普通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3%,对超过上限的新产品将不予备案。
监管为何作此要求?
“主要是为了防止利差损。”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院长助理王国军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坦言,低利率时代,保险公司的投资运用收益率没有以前那么高了。如果预定利率维持在%的水平,保险公司的负债刚性成本太高,就超出了一般保险公司的投资盈利能力。部分保险公司通过提高预定利率,降低价格占领市场,但是最终积累了很多风险。为了防止行业恶性竞争和行业利差损等问题,所以监管提出了相关要求。
利差损是指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收益率低于有效保险合同的平均预定利率而造成的亏损。在长期寿险业务中,利差损风险是行业面临的最不确定、影响最大的风险。由于寿险产品具备“刚兑”属性且保障期限较长,属于刚性负债成本,加之当前利率下行的市场环境下,投资端收益不及预期,会否造成险企经营风险,正是监管所担心的“利差损”风险。
“其实还是为了降低保险行业的负债成本。”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指出:“简单类比,预定利率就类似于险企的负债成本。如今,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险企的投资端压力不小。如果继续按%的预定利率,险企面临的利差损风险可能会越来越大。”
今年上半年,银行业存款利率经历了一轮调降,活期存款挂牌利率从此前的%下调至%,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3年期定存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
这也是上半年%类产品备受投资者青睐的原因之一。国君非银刘欣琦团队一份点评显示,在长端利率下行背景下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探。竞品收益率的下调使得居民对较高收益率的保本储蓄险的需求持续旺盛。
不过,在低利率市场背景下,保险产品维持“高息”的压力在增加。如若不能维持较高的投资收益率,险企也会面临巨大的利差损风险。
利差损可谓是我国保险业“难以言说的痛”。公开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银行一年期的平均利率高达8%~10%左右,3年期、5年期存单利率还可高达13%。这一高利率环境支持大部分保险公司销售了许多高预定利率产品。
然而,从1996年开始,央行连续降低基准利率,存款利率也开始大幅下调,保险公司投资收益也随之下降。存款、银行理财等短期产品尚可及时调整以应对大幅度的利率变动,但作为长周期产品,保险公司的保单都锁定了长期高利率。这就产生了利差损问题,使得行业经历了一次利差损危机。有分析称,在一个时期内,有些险企的利润,都在为当年的高利率保单偿债。
前述险企精算师亦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直言,调降预定利率也有产品设计的考虑,“由于长寿时代的来临,产品‘兜不住’这个利息”。
关注行业潜在的利差损风险,监管部门早已采取防范措施。早在2019年,监管就调整了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当时也出现了一波年金险的销售热潮。2019年8月30日,将长期年金的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执行标准由“复利%和预定利率的小者”调整为“复利%和预定利率的小者”。
今年3月下旬,监管部门召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及20多家寿险公司在北京、南京、武汉三地举行座谈会,以引导行业降低负债成本,加强行业负债质量管理。4月,监管部门再就产品开发约谈多家保险公司总精算师,明确产品开发主体责任,提出新的产品定价要求。
切勿盲目跟风
预定利率下调有什么影响?
对于消费者而言,直接影响是“产品变贵了,收益变少了”。
“一种是重疾险等保障收益产品的价格要上涨。另一种是类似于终身寿或者年金险,对于同样的投入,到期领取的收益或现金会减少。总体而言就是涨价、降收益。”徐昱琛告诉记者。
收益能差多少?前述险企精算师给《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算了一笔账。以35岁女性客户年交10万元、交20年、总保费为200万元为例。在%的预定利率下,客户可以从55岁开始,每年领取万元,保障领取20年(如果期间身故会给付未领取部分),75岁后也可以接着领,过多久领多久。而若调降为%的预定利率,此类产品会涨价20%以上,也就是说,在同样投入的条件下,客户从55岁开始,每年领取的金额会降至14万元,甚至更少。
“要买就这段时间买。”他说。
东吴证券胡翔团队测算,当预定利率从%下调到%后,年金险、终身寿险、定期寿险、两全险和健康险对应毛保费涨幅分别为%、%、%、%和%。短期险和保障功能更强的长期险产品对于利率敏感度相对不高。
不过,面对“末班车诱惑”,也有不少投资者“十动然拒”。
“最近银行理财经理一直跟我推荐这个产品,但是我对这种‘不能动的钱’都不太喜欢。”在国企工作的崔女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直言,“我就是那种特别朴素的想法,现在连没有很高佣金的银行理财产品都做不到%的回报率。这里保险代理人会拿很高销售提成,银行等各个环节再‘扒一层皮’,然后还给我提供一份保险保障,感觉就不是很合逻辑。”
确实如此,作为一种金融产品,保险产品不但复杂程度远高于普通商品,与其他金融产品区别也很大。
举例而言,早在去年,中国精算师协会就曾发文提示“增额终身寿险复利%”是一些销售宣传中经常出现的话语。但这里的%并不是投资收益率,而是保额增长率。保额增长和投资收益概念差别大,请予以警惕。
文章指出,增额终身寿险并非“稳赚不赔”。保险消费者如果中途退保,可以领取保单的现金价值,增额终身寿险的现金价值一般在前5年低于累计所交保费,之后才会逐渐超过累计所交保费。据不完全统计,若在投保后第1年退保,将会损失10%-60%的保费;若在第20年退保,收益约在2%~%之间,请保险消费者注意是否与自身预期相符。
“保险产品是非常个性化的,并不是说看到利率下调就要去抢购。主要还是看是否与个人、家庭风险相对应。如果是有风险,即便是利率再降也要去买。如果没有风险,那么即便是利率再高也未必去买。”王国军说。
徐昱琛亦指出,消费者要结合自身情况考虑,充分了解保险产品特性后再决策。如果本身就在考虑购买保险或者确实有长期资金和配置需求,可以考虑抓紧最后的时间窗口购买来锁定收益,但不建议盲目跟风购买不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对于险企而言,产品“换挡”也意味着新的挑战。老产品下架,新产品会更有吸引力吗?
国君非银刘欣琦团队分析,预计下半年保险公司新产品将主要集中在三大方向,一是%定价利率的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二是利率敏感性更高的分红险产品,三是新型重疾险、医疗险等保障型险种。
在徐昱琛看来,对于险企而言,短期内销售压力或许会增加,但是长期来看对于其健康发展是积极的。
“监管部门窗口指导大家统一调降,这样一来各家险企就没有‘我降了别的公司没降,这样我连市场份额都保不住’的担忧。大家就不至于在博弈中陷入囚徒困境。”王国军说。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培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